为人父母的家长都知道:3-5岁孩子哭闹不听话是常有的事,已经是每个家长屡见不鲜的事了。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,不同的家长却有不同的理解。在我们的认识中,3-5岁孩子的特点就是随天性,是允许其随意忘形的。但是有谁能知道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如此重要,过度放纵孩子,不仅容易让孩子随意散漫,更让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和社会认知。小编认为在面对孩子哭闹不听话的事情上,家长普遍持以下几点态度:
1、过度放纵,自以为“长大就好”。
大多数家长肯定在意识世界中认为:孩子都是随天性,允许放错,允许随意忘形。这类家长的认知世界中总是承载着对孩子的溺爱,总以为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好了。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认识世界的过程,不要随意阻止,否则不利孩子的成长发育。
2、过多限制,认为“三岁看小,六岁看老”
这类家长都是被很多早期教育书籍给污染了,都认为早期教育对孩子各方面都很重要,不能放纵,而是要拿捏好,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养成优良的品质,不至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
3、没有任何认知,处于散养状态
这类家长主要来自农村,由于家庭经济问题或者孩子的数量问题,无暇顾及,使得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,但是这类孩子总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。这种社会教育相对客观,相对能准确瞄准孩子的缺席。
以上三种态度普遍反应了家长对孩子哭闹不听话的普遍态度,每个有利也有弊,但是总体上都是太过于了。教育孩子是智慧的能力体现,而不是想当然。孩子的表现是给予教育引导的重要体现,家长应该明白且认知到,加以矫正和教育引导,但切勿矫枉过正。
小编在这里就教你以下几招,让你成为智慧的宝妈宝爸。
1、克制任性,养成规范化行为
孩子哭闹,大多数是太过于任性,主要原因是自我中心导致的,而其中学会克制任性是限制自我中心的重要措施。学会克制任性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很重要,如果孩子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开始哭闹,父母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,绝不心软妥协,同样也不能以责骂的方式拒绝孩子,这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心。以等待孩子情绪稳定为前提,才可以实施教育引导。也就是说:这时候家长可以在原地等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下来,如果孩子不停地哭,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回家,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耐心地和他们沟通,告诉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给他买这个,并且如果想要买,就需要好好和爸爸妈妈沟通,不可以动不动就大哭大闹。
2、克制诱惑,培养表达需求
童年时期的孩子,大多需求都是最低层需求,如食物或者玩具等,这也是孩子很容易被色彩鲜艳的玩具和食品包装给吸引的主要原因,这时候家长要教育孩子抵制这些东西的诱惑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学会等待,或者面对诱惑,要明白如何表达需求。等待不仅可以克制一时之间的冲动,还给能提高满足感。向孩子提出要求,如果孩子在之后表现得好就会奖励给孩子。
3、克制自私,培育共享意识
处于3-5岁的孩子,通常处在自我中心的阶段,自私是难免的。而家长不能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,过分的宠溺,很有可能在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了"白眼狼"。不知感恩,只会一味索取,所以家长应该懂得爱孩子的分寸,必要时候该拒绝孩子的要求,过度的宠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4、经历挫折,培育优秀的意志品质
经历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效推动力。挫折中,孩子能深刻生活的本质,挫折其实不可怕等等。多让孩子经历困难,让他在生活中有得有失,才能磨练出对生活的真正感悟。家长要让孩子知道,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轻易得到的,有时也会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。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克服困难的心态,教导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哭闹、不听话是孩子早期惯用的人际技巧。为人父母要明白这时候孩子已经建立社会关系管理,自我中心也开始萌动,这时候如何引导,正确教育则是家长要思考的,更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中要明确的。
天津河东幼儿园贝美蓝天幼儿园面向全市招收2.5-6岁幼儿,为宝宝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,家长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,可以致电19902009726咨询或者来访。